信用评级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需要广大投资者和企业及监管部门的认同和使用。
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债务如约还本付息能力和偿还意愿的评价。
信用评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重要参考。从本质上讲,信用评级是一种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定性判断。
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结果是信用评级机构的价值所在,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评级结果的接受与信任程度是信用评级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决定并公布被评对象的信用等级后,必须进行跟踪评级,适时作出变更或不变更被评对象信用等级的决定。
信用评级仅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价,没有考虑市场价格、投资者偏好等投资决策因素,因此评级结果不能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依据,信用评级机构也不承担投资者采用评级结果后的法律责任。
信用评级不是被评对象经营状况好坏的评价,高信用等级的企业不一定就比低信用等级的企业经营状况好。因此,被评对象不应把达到某一信用等级作为管理的目标,而应以经营目标为中心,让信用等级的高低顺其自然。
企业整体债务信用评级又称交易对手信用评级,是对企业整体债务偿还能力的综合评价。公司信用等级采用十级制,AA-CCC级可用“+”、“-”进行微调。
AAA级:信用最高。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最强;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最小。
A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很强;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不确定因素对经营与发展的影响很小。
A级:短期债务的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较强;企业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但未来经营与发展易受企业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产生波动。
BBB级: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一般;经营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但未来经营与发展易受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产生较大波动。
BB、B、CCC、CC级:这些级别企业的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一般不高,其中BB级企业的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相对较强,CC级企业的短期债务支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严重不足;经营状况较差,但促使BB级企业经营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内外部因素较多,促使CC级企业经营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内外部因素很少。
C级和D级:短期债务支付困难,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极差;企业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基本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促使C级企业经营及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状态的内外部因素极少,企业濒临破产,D级企业属破产企业。
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产业、基础素质、经营管理、财务和外部支持。
(1)产业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产业分析在信用评级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产业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前景及稳定性;产业政策;产业内竞争程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景气性。产业分析能为下一步评级工作确定重点,在某些情况下,产业风险分析为公司信用评级设定了信用等级上限。
(2)基础素质分析。公司的基础素质主要包括:股东背景、股权结构;人员状况、技术设备水平、研究开发能力、主导产品生产能力;经济地理及政策环境等。
(3)管理与经营分析。管理分析是信用评级定性分析的重要方面,分析的重点是管理在经营和风险控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公司的发展计划和政策的可行性;管理层对公司优势和劣势的看法等。在经营方面,主要包括经营目标与方针;多元化经营及经济规模;营销网络与手段;市场占有率、客户的分布及对主要客户的依赖性;供应商的分布,对主要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及后选供应商的替代途径;销售收入构成、连续性及趋势,销售收入的地域分布,营业外收入所占比重;经营历史及发展速度;未来发展规划及经营预测等。
(4)财务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的内容有:会计政策,包括合并报表、收入确认、折旧、结汇、存货评值、摊销等;财务政策,包括财务目标、举债策略、收购计划等;盈利能力,包括销售盈利能力、资本盈利能力、权益回报能力、盈利能力变化趋势等;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的变化、现金流与总债务的关系、未来扩张对现金流的需求等;资产及债务构成,包括资产结构分析、债务结构分析、负债比率、资本化比率等;债务偿还能力,包括利息支付能力,短期债务偿还能力,长期债务偿还能力等。
(5)外部支持。包括来自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支持、来自政策上的支持、来自股东的支持、其他特别支持条款等。
对企业特定债务信用评级,如企业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等信用评级,除了上面的分析外,还应包括债券有关条款的具体分析,如资金的用途、有关债券担保与抵押情况、其他财务限制情况等。